【中国税务】实务 | 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案例解析

实务 | 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案例解析

原创 中国税务 中国税务杂志社 2020年05月11日 13:01 北京

为顺应个人所得税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 年第3 号)(以下简称“3 号公告”)。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文以案例形式,对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解析。

一、境外所得应纳税额、抵免限额、实际抵免税额的计算

案例1:

居民个人王某2019 年度取得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收入30 万元,假设可以扣除基本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6 万元、专项附加扣除3.6 万元,以及其他扣除0.24 万元;另取得在境外A 国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收入20 万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 万元,股息收入4 万元;同时在境外B 国取得利息收入5 万元。除上述外,王某无其他所得。王某根据A 国和B 国税法规定,在A 国缴纳个人所得税8 万元,同时在B 国缴纳预提所得税0.8 万元。王某在2020 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时应如何处理?(假设只考虑综合所得基本扣除,不考虑税收协定和预缴因素。)

01分析:

1. 计算2019 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额。3 号公告第二条规定,居民个人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当期境内和境外所得的应纳税额:(1)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综合所得,应当与境内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2)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经营所得,应当与境内经营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居民个人来源于境外的经营所得,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计算出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经营所得的盈利;(3)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其他分类所得,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为便于计算,我们以表格方式对王某2019 年度取得的境内和境外各项所得进行分类,详见表一。

640.png

先计算王某2019 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①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来源于境内工资薪金收入额+ 来源于A 国工资薪金收入额+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额- 基本减除费用- 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 其他扣除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额=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1-20%)

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30+20+20×(1-20%)-6-6-3.6-0.24=50.16(万元)。

再计算王某2019 年综合所得应纳税额: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 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王某2019 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额=50.16×30%- 5.292=9.756(万元)。

2. 计算来源于境外股息所得应纳税额和利息所得应纳税额。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 利息、股息、红利应纳税所得额×20%

来源于A 国股息所得应纳税额=4×20%=0.8(万元);

来源于B 国利息所得应纳税额=5×20%=1(万元)。

3. 计算王某境外所得抵免限额。根据3 号公告第三条规定,居民个人境外所得抵免限额具体计算方法为:(1)一国(地区)综合所得的抵免限额=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依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来源于该国(地区)的综合所得收入额÷ 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收入额;(2)一国(地区)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境内和境外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来源于该国(地区)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境内和境外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3)一国(地区)其他分类所得的抵免限额=源于该国(地区)其他分类所得×20% ;(4)居民个人来源于一国(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 来源于一国(地区)综合所得抵免限额+ 来源于一国(地区)经营所得抵免限额+ 来源于一国(地区)分类所得项目抵免限额。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王某2019 年度来源于A 国的综合所得抵免限额=9.756×[20+20×(1-20%)]÷[30+20+20×(1-20%)]=5.321(万元);

王某2019 年来源于A 国股息所得抵免限额=4×20%=0.8(万元);

王某2019 年来源于A 国的抵免限额合计=5.321+0.8=6.121(万元)。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以及3 号公告第三条、第六条等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的境外所得实际抵免税额按照抵免限额和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税税额孰低原则确定。由于王某已在A 国缴纳个人所得税8 万元,大于抵免限额6.121 万元,按照孰低原则,王某2019 年来源于A 国的境外所得仅可抵免6.121 万元,尚未抵免完的1.879 万元(8-6.121)可以在以后五个纳税年度从A 国取得的境外所得抵免限额的余额中结转抵免。

王某2019 年来源于B 国的利息所得抵免限额=5×20% = 1(万元),大于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0.8万元,故可抵免0.8 万元,需就其差额部分补缴税额。

4. 王某2019 年度应补(退)个人所得税计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以及3号公告第七条规定,王某应在取得境外所得的次年3 月1 日至6 月30 日内申报纳税,故应于2020 年6月30 日前办理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一并进行境外所得抵免,王某当年应补(退)税额= 应纳税额合计- 境内和境外所得已在境内缴纳税额- 境外所得已纳所得税抵免额=(9.756+0.8+1)-0-(6.121+0.8)=4.635(万元)。

二、境外纳税年度与我国纳税年度不一致怎么办

案例2

某居民个人孙先生在E 国取得所得,按E 国税收法律规定,其纳税年度为每年4 月6 日至次年4 月5 日。孙先生在E 国某一年度的税额如何对应我国纳税年度进行税收抵免?在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时如何处理?

02分析: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纳税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自公历1 月1 日起至12 月31 日止。但由于各国税制和征管差异较大,对此3 号公告第九条明确规定,对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纳税年度与我国公历年度不一致的,取得境外所得的境外纳税年度最后一日所在的公历年度,为境外所得对应的我国纳税年度。

孙先生在2018 年4 月6 日至2019 年4 月5 日期间,从E 国取得所得的最后一日所在年度为2019 年,其对应的我国纳税年度为2019 年度,故应与2019 年度取得的境内所得合并计算纳税,并于2020 年3 月1 日至6 月30 日申报境外所得。

三、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的确定

案例3:

居民个人韩某持有某项专有技术,在B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00 万元。假设B 国税法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没有任何扣除。但B 国政府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对其给予全额减免。该国与我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有相关饶让条款, 规定特许权使用费限制税率为10%.韩某如何确定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

03分析

由于我国政府与部分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有税收饶让条款,3 号公告第五条明确规定,居民个人从与我国订立税收协定的境外国家取得所得,并按该国家税收法律享受免税或减税待遇的,该所得已享受的免税或减税的数额按照税收协定规定应视同已缴税额在我国的应纳税额中予以抵免。由于我国政府与B国签订的税收协定有税收饶让条款,韩某在B 国享受的免税额40 万元(400×10%),可在申报境外所得时视为已缴税额,在计算应纳税额中进行抵免。

四、境外所得税税额是否可以抵免

案例4:

Jack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2019 年在中国居住已满183 天。Jack 同时在中国和Y 国受雇并取得所得,按Y 国的国内法规定构成Y 国的居民个人,其在Y 国取得的所得根据该国规定已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Jack 能否在中国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

04分析: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Jack 在境内居住满183 天,已构成我国的居民个人,但依照对方国内法规定,Jack 也属于Y 国的税收居民。在构成双重税收居民的情况下,应根据税收协定居民条款加比规则判断其居民身份,即按照永久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习惯性居所、国籍等标准依次顺序判断。假设根据中国与Y 国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中居民条款判定,Jack 属于Y 国税收居民。根据中国与Y 国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受雇所得条款以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 年第35 号)第四条和3 号公告第四条等规定,Jack 在境外受雇取得的所得可以享受税收协定优惠待遇,可不缴纳个人所得税。Jack 在境外受雇取得的所得,如已经享受税收协定优惠待遇,而未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其在境外负担的税款在中国不予抵免。

案例5:

无住所个人马先生2019 年度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 天,连续居住年限不满六年,同时在C 国任职,取得来源于C 国的所得由C 国在境外支付,马先生已向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请问,马先生在C 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能否在中国抵免?

05分析: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出发点是避免我国居民个人在境内和境外双重征税,对于居民个人取得可以享受境外免税优惠政策的所得, 如果按我国税收法律法规已明确给予免税优惠的,此类境外所得实际上未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存在双重征税问题,因此无须进行税收抵免。故3 号公告第四条规定,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已经免税的境外所得负担的境外所得税税款不予抵免。

五、境外所得追溯抵免的计算

案例6:

居民个人张先生2019 年度取得来源于D国的工资薪金收入130 万元, 取得境内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收入为20 万元,可以扣除基本减除费用6 万元、专项扣除3 万元、专项附加扣除4 万元。境内工资薪金已经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0.5 万元。根据D 国的税收法律规定,张先生按月向D 国的税务机关预缴税款,2019 年度在D 国合计预缴税款30 万元,其已向D 国税务机关进行年度纳税申报并缴纳对应税款。2020 年9 月30 日,D 国税务机关才完成张先生的汇算清缴的评税审核,张先生从D 国税务机关获得4 万元退税,同时得到D 国税务机关出具的纳税凭证。张先生在2020 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时应如何处理?(不考虑其他所得和税收协定因素)

06分析:

3 号公告首次引入境外所得追溯抵免规定。该公告第十条规定,居民个人申报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当提供境外征税主体出具的税款所属年度的完税证明、税收缴款书或者纳税记录等纳税凭证,未提供符合要求的纳税凭证,不予抵免。居民个人已申报境外所得、未进行税收抵免,在以后纳税年度取得纳税凭证并申报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可以追溯至该境外所得所属纳税年度进行抵免,但追溯年度不得超过五年。自取得该项境外所得的五个年度内,境外征税主体出具的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纳税凭证载明的实际缴纳税额发生变化的,按实际缴纳税额重新计算并办理补退税,不加收税收滞纳金,不退还利息。纳税人确实无法提供纳税凭证的,可同时凭境外所得纳税申报表(或者境外征税主体确认的缴税通知书)以及对应的银行缴款凭证办理境外所得抵免事宜。

(1)张先生取得的境内和境外全部综合所得=130+20=150(万元);张先生2019 年度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130+20-6-3-4=137(万元);

(2)张先生2019 年度按照国内税法规定计算的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应纳税额=137×45%-18.192= 43.458(万元);

(3)张先生可以抵免的D 国税款的抵免限额=43.458×130÷(130+20)=37.6636(万元);

(4)2020 年6 月30 日之前,由于张先生已就其取得的所得在D 国按月进行预扣预缴,并已向D 国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年度纳税申报及缴纳对应税款,但暂时无法提供纳税凭证,其可凭境外所得年度纳税申报表和对应的银行缴款凭证办理抵免,同时向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当D 国税务机关最终出具的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纳税凭证载明的实际缴纳税额发生变化时,应按实际缴纳税额重新计算并办理补退税。具体如下:

由于张先生在D 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预扣税额30 万元小于来源于D 国所得的抵免限额37.6636万元,故30 万元的预扣税额可全额作为抵免额,初步计算张先生需向我国税务机关补缴税款12.958 万元(43.458-0.5-30)。

② 2020 年9 月30 日,张先生根据D 国的税法规定完成D 国纳税申报,清缴税款后,应根据纳税凭证对所属期为2019 年度的综合所得纳税申报表进行追溯更正申报。由于张先生在D 国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26 万元(30-4), 小于来源于D 国所得的抵免限额37.6636 万元, 故可抵免26 万元,但前期已经抵免了30 万元,需在境内补缴多抵免的税款。张先生2019 年度实际应补(退)税额=43.458-0.5-26=16.958 万元,其应向境内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4 万元(16.958-12.958)。

六、境外所得境内、境外分别支付抵免的计算

案例7:

有住所居民个人梅先生同时有来源于我国境内和境外的工资薪金所得。其中,来源于境内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由境内企业支付,来源于境外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由境内和境外企业各支付50%.梅先生2019 年度取得在境内工作期间来源于境内支付的工资薪金收入40 万元,已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6.308万元。取得境外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80 万元,对于境内企业支付的部分,境内企业已按规定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1 万元;对于境外企业支付的部分,梅先生在D 国已按D 国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24万元。梅先生在2020 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时应如何处理?(假设只考虑综合所得基本扣除和预缴因素,不考虑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税收协定。)

07分析:

所得来源地划分是确定纳税人境内、境外所得及其纳税义务的基础和关键,3 号公告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条的基础上对境外所得划分规则进行了完善。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按劳务发生地原则来划分境内、境外所得;对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使用地原则进行划分;对稿酬所得、偶然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支付地原则进行划分;不动产转让所得和股权等权益性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财产所在地原则进行划分。

3 号公告第十一条规定,当境内单位支付或负担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时,应当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预扣预缴税款。已经预扣预缴的税款在居民个人申报境外所得并办理税款抵免时,和其境内取得的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一并计算。

为计算方便,我们以表格形式反映梅先生取得境内和境外所得的情况,如表二。

640 (1).png

(1)计算梅先生2019 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40+40+40-6=114(万元)。

(2)计算梅先生2019 年综合所得应纳税额。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应纳税额=114×45%-18.192=33.108(万元)。

(3)计算梅先生2019 年境外所得抵免限额。来源于D 国综合所得抵免限额=33.108×(40+40)÷(40+40+40)=22.072(万元)。

(4)由于梅先生在D 国已缴纳个人所得税24 万元, 大于当年其可以抵免的境外所得抵免限额22.072 万元,按照抵免限额和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税税额按照孰低原则,梅先生来源于D 国所得的实际抵免税额为22.072 万元。

(5)计算梅先生2019 年度应补(退)税额。梅先生2019 年度应补(退)税额= 应纳税额合计- 境内和境外所得已在境内缴纳税额- 境外所得已纳所得税抵免额=33.108-(6.308+11)-22.072=-6.272( 万元)。故梅先生2019 年度可向境内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6.272 万元,超过D 国综合所得抵免限额的已缴税款1.928 万元(24-22.072)可以在未来五个纳税年度内从来源于D 国所得抵免限额的余额中结转抵免。



声明:我们的信息来源于合法公开渠道,或者是媒体公开发布的文章,非常感谢作者的成果与意见分享。本转载非用于商业获利目的,对于原内容真实性未进行核实,且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文中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您认为相应的信息影响到您,或因有相应的政府部门的要求,请与我们进行联系。
0 个回复 (温馨提示: 后台审核后才能展示 !

(大侠既然来过,何妨留下墨宝) 要回复请先 登录注册